近日,南昌大學堅持暑期“四史”教育不斷線,探索紅色文化“沉浸機制”,組建多支紅色走讀隊伍,利用暑期廣泛開展紅色走讀活動,激勵青年學子砥礪初心,強化擔當,真正加強對紅色基因的認同感,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效。
南昌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建·設未來”實踐隊赴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開展紅色走讀。實踐隊隊長夏志遠同學說:“我們已經從書本上學習過許多革命先輩的故事,但真正走進展館,通過照片和實物的形式,革命烈士的家國情懷,帶給我們更加強烈的震撼和沖擊,也愈加堅定了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成才立志報國的決心。”
宜春萬載仙源鄉仙源村2020年被列為中組部“紅色名村”建設點。作為負責仙源村結對幫扶工作的高校,學校把幫扶點開辟為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第二課堂,暑期以來,7個黨支部的200余名黨員師生,社會實踐服務中心“傳承紅色基因·服務鄉村振興”實踐隊、工程建設學院社會實踐隊、新聞與傳播學院“昌萬初心”社會實踐隊等先后前往仙源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和走訪調研,與村民面對面交流,深入探尋紅色歷史,探討紅色文化挖掘與紅色旅游發展等相關問題。
今年5月,“青春南大心向黨,經典故事頌輝煌”紅色金牌講解員大賽暨第二屆校園十佳講解員大賽在學校開展,數百名同學報名參賽,千余名師生在線觀看比賽。選手們生動地講解著一個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紅色故事,引領觀眾們從故事中汲取精神養分,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和奮進力量。
第一臨床醫學院“重走革命熱土,傳承紅醫精神”紅色走讀隊與“賡續紅醫精神,共創健康中國”社會實踐隊來到井岡市小井村參觀紅四軍醫院舊址。作為當代醫學生,隊員們來到井岡山農村發放《老年人心腦血管狀況問卷調查》以及健康宣傳手冊,為鄉親們提供日常生活中常需的健康小技巧。基礎醫學院“尋紅色信仰,筑時代新人”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共青城溫馨社區、東湖社區,普及高血壓知識、流行性感冒防治等基本醫療衛生知識,助力社區工作人員開展電子醫保卡宣傳。
法學院“南大上井岡”暑期社會實踐隊、工程建設學院“以燎原星火,燃紅色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井岡山市茨坪鎮,參與“江西青年學子為井岡山農副產品直播帶貨”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推廣優質農副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在帶貨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生動活潑地宣傳農產品,得到了直播間觀眾的一致好評。“盡管很累,但一想到可以幫助農民伯伯他們賣出產品,內心還是很高興的。”實踐隊成員在直播結束時說。
藝術學院“藝術香樟”實踐隊將紅色文化精神與藝術形式相結合,為村民帶去家門口的高質量文藝演出,使得紅色文化能夠走進鄉民生活,更加得以傳承發揚。
南昌大學充分挖掘江西紅色資源優勢,引導青年學子在學思踐悟的過程中,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將初心化為責任,將責任付諸行動,堅定理想信念、矢志實學實干。
原文鏈接:http://jx.news.cn/2022-07/21/c_1128850155.htm
編 輯:劉安雅
責任編輯:萬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