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周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南昌大學師生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結合自身工作學習開展深學熱議,彰顯出南大人責任在肩、重任在前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大家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賡續前行、奮楫爭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譜寫民族復興偉業的歷史新篇章貢獻南大力量。
校黨委書記 羅嗣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要求從七個方面聚焦,把改革推向前進。報告再次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進行統籌部署、集中表達,進一步強化彼此之間的有機聯系,促進三者協同配合、系統集成。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改革也是南昌大學的先天基因:1993年合并辦學,開創了全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先河;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學校啟動實施綜合改革,成為全國第一所實行綜合改革的地方高校。新時代新征程,南昌大學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銳意創新的勇氣,積極推動有組織的人才培養、有組織的科技創新、有組織的社會服務,全力以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用蓬勃向上的朝氣,努力將學校打造成為特色學科高地、科技創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奮力成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樣板、地方大學服務區域發展的樣板和革命老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樣板。要堅持以改革為牽引,穩步推進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所確定的“五大戰略”“十大行動”,加快“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在更高標準上當好全省高校的“領頭羊”!
副校長陳始發: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最重大的意義,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牢牢把握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權。一是確立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報告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二是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特別是圍繞著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建設美麗中國、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的“七個聚焦”,作出了具有戰略指導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改革部署。
經濟管理學院二級教授 彭迪云:令人矚目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剛剛落幕,作為一名理論工作者,我對會議的鮮明主題和戰略謀劃充滿了期待,對我國發展前景進一步增強了信心。學習全會公報,我有兩點感想。一是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二十屆三中全會,將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要矢志不渝、堅定不移。二是必須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我國改革進入發展型改革與治理型改革并重的新階段。本次全會謀劃的全面深化改革旨在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直接聚焦聚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可以預期,所釋放的新一輪改革紅利和治理效能,將極大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堅定發展信心,凝聚磅礴力量,中國的發展必將行穩致遠。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與中國式現代化相匹配的大學、優勢學科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方面貢獻力量和智慧。
政策研究與綜合改革辦公室主任、教育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朱旺力: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對中國式現代化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會議的召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謀劃大局,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在高等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的主詞是改革,重點在深化,關鍵在綜合,難在“協同”,貴在持續,是一項全面、系統、持續、協同聯動的工程。我理解,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目標任務是“全面改革”攻堅,方式是綜合治理和系統治理,核心是抓住關鍵。對于各高校管理體制改革而言,其重心和顯著特點就是要充分放權(大學如何向院系放權)、有效監管(討論制定標準、監測評估、政策導向等)、加強服務(科學組織協調、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副處長 匡晟: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極其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南昌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創新求發展,以改革求動力,率先在全國地方高校啟動教育綜合改革,深入實施教育評價改革,積極探索學科特區模式,創新學科建設和評價機制,大力推進教師科研創新、職稱評聘等方面改革,努力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攻堅任務落地見效,為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學習公報精神后,我深感責任重大和使命艱巨,我將沿著全會指引的路線,推動教育評價改革走深走實,為學校全面開啟“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貢獻更大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雷振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著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等重大問題,重申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戰略部署、方法路徑和根本保證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把握了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時代新篇”的廣闊前景,擘畫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闊藍圖,統一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行動,必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進程取得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新成就。
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人工智能工業研究院院長 劉且根:近年來,順應國家在國產化進程中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決心,江西省在光電成像與LED照明顯示、AR/VR核心器件等電子信息產業現代化取得長足進展。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南昌大學作為全省高?!邦I頭羊”,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好綜合性大學多學科交叉優勢,以人工智能工業研究院和人工智能實驗班等為載體,積極以智能化和數字化技術策應江西“1269”行動計劃,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謝春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舉世矚目,全會不僅事關中國前途命運,也影響世界未來發展,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深遠意義。作為學院黨委書記,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學校剛剛閉幕的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工作部署,立足自身崗位,帶領學院全體師生員工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工作,時刻聚焦黨建引領和事業發展,凝心聚氣,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努力奮斗,為學校全面開啟“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貢獻力量。
醫學部黨工委委員、藥學院黨委書記 李煒: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充分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歷史主動推動改革不斷向更深層次挺進、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堅強決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與學院全體師生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服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堅決打破“思維定勢”,持續深化“綜合改革”,落地落實落細學校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的戰略部署,運用科學的理念、改革的思維、創新的意識,不斷完善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發展的建設體系和評價機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為南昌大學創建“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熊濤:隨著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不斷迭代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完全適應現代社會需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自覺地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提高認識和擺正思想,將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的動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全國最美輔導員 胡邦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并為下一步如何強化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供了遵循。身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一方面要深入學習領會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將改革創新精神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課堂教材和學生頭腦,引導青年大學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投身到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奏響民族復興時代強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開拓創新、銳意奮進。
物理與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江西省最美輔導員譚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進入新的“改革時間”。全會公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作為高校輔導員,一是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樹立與時代同心同向的崇高信念,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二是要以更強的使命感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高度,教育引導學生居安思危,把學習成長同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緊密聯系起來,以更加奮進的姿態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三是要以更優的工作方法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要善于從黨和國家改革開放實踐中汲取營養,科學把握新時代青年學生成長規律、教書育人規律、思想政治規律。
經濟管理學院2022級世界經濟學碩士研究生、江西省首批十名研究生黨員標兵 徐家松: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新的歷史坐標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振奮人心。認真閱讀公報,我深刻感受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攻堅克難,共同奮進,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偉大成就,也深刻認識到黨中央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部署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確定性和連貫性,讓我對國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充滿信心。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生長于江西這片紅色故土的研究生,我將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聽黨話、跟黨走,為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出力。當前,正值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的新階段,我們更應把握時代脈搏,緊緊抓住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和綠色生態的獨特優勢,深入研究新質生產力在引領老區產業轉型升級、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在促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中彰顯青春擔當,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貢獻青春力量。
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類 2022級 劉樂樂:歷史的江河奔騰向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作為奮進新征程中的新生力量,我們將勇擔時代賦予青年的責任和擔當,堅定理想信念,把寶貴的青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與能力,以真才實學為底氣,將所學理論知識體現在實踐中,落實到行動上,挺膺擔當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篇章。
編 輯:程慧萍
責任編輯:許 航
Copyright (c) 2014-2022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贛ICP備20001624號-1網備36010802000198號